老污婆

正在输入……

只能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自从颁奖季里斩获颇丰后,《海边的曼彻斯特》的资源就立刻变得唾手可得了。可是在我的网盘里待了半年多,到底还是给某些“搭饭剧”腾了位置。B站的资源是不怎么敢看了,生怕被弹幕洗脑带跑剧情。

男主李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一场火灾让他失去了一切。他选择了逃离,可是哥哥的死亡让他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担负起照顾侄子的担子。最终李还是崩溃了,选择再一次逃离这片伤心之地。

影片里的曼彻斯特并不是那座鼎鼎有名的英国大都市,只是一个美国小城,坐落在新罕布什尔州南部。影片选择了男主视角,清清冷冷的小城背景还有配乐中人声凄楚的吟唱都奠定了全片的感情基调,丝丝缕缕地把“忧伤”二字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笼罩在观众的头顶,让观众和男主同呼吸共命运。影片的叙事节奏非常平缓,像一汪浅水,让人觉得十分舒适;蒙太奇手法也用的极好,像是水面上的一点涟漪,补充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同时增加了影片的动感。

影片最触动我的一幕,是最后李的侄子再三挽留,可李只能眼含热泪地对侄子说了两遍:“我真的撑不下去了。”叔侄两人相拥而泣。卡西·阿弗莱克用影帝演技在此刻把压抑了多年的感情在逃离前澎涌而出,令那个忧伤的男人终于落下了眼泪。

影片最大的缺点在我看来反而是最大的优点:剧情并不是非常完整,而且还有些拖沓。导演慢悠悠地把镜头对准那些琐碎的日常生活片段,不仅使得文艺片有了生气,更使得生活有了些许文艺的色彩。

整部影片给人一种忧伤平淡的感觉,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这种感受更加明显。忧伤像是有实体,融化在空气里,浓得仿佛能滴落到你的眼眶,再顺着脸颊缓缓流下。实在是过于安静了,以至于我担心从感官的变化到内心的一丝波动都会打破男主“一切都好”的伪装。这是一部只适合在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其他观影方式都显得过于吵闹,或者说,其他方式都会让你觉得这部电影过于乏味。

我很喜欢《海边的曼彻斯特》这类平铺直叙的影片。这类影片故事性不强,没有大起大落;感情也非常简单,但是却十分细腻,讲究的是丝丝入扣,以情动人。和《海边的曼彻斯特》相似的还有《内布拉斯加》和《他和她的孤独情事》,同样都是“小确丧”风格。主角面对压力抗争一番,失败,接着消沉颓废屈从现实,可最后生活还是会给人们留下一线希望。

“小确丧”文化中有句鸵鸟逻辑在同名日剧上映后一下子火了起来——“逃避可耻但有用”。日剧还是非常积极的,可是这句话实在太丧了些。男主哥哥乔还有前妻兰迪都试图劝说男主放下过去,重新振作,可是男主只是一味躲避,渐渐地,他的性格越来越怪癖,神经质,让人难以忍受——这怎么能说逃避是有用的呢?我们不一定要死扛到底,但鲁迅老夫子那句“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不失为是一条箴言。

李的逃离也让我想起了诺贝尔获奖者爱丽丝·门罗的《逃离》。门罗笔下逃离的女主人公比李更加纤弱,可是那种悲伤和无力的感觉是一致的,不分性别,不分年代。这种跨越一切的哀伤情感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我高考失利之后,也度过了一段“小确丧”的日子,面对这类文艺作品,多少有些感同身受:逃避可耻但有用,能麻痹一时,到底不能麻痹一世啊。

这种纤细的伤感还有沉重的忧伤都只适合在安静且黑暗的电影院里细细品味。可惜,和同期上映的《千星之城》和《极盗车神》相比,《海边的曼彻斯特》对于习惯了精神鸦片的观众来说,还是太过寡淡了。

评论(1)
热度(150)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老污婆 | Powered by LOFTER